活動花絮
Event Review

A8戲劇律動【聖派翠克踢踏同歡】

A8戲劇律動【聖派翠克踢踏同歡】

2022.03.15
3/17為愛爾蘭的重大節日–聖派翠克節☘, 愛爾蘭人會為這個節日盛裝打扮, 就是要你綠綠的💚! 我們幸運的在節日即將到來前, 邀請到 @愛爾蘭香儂舞團的Staci老師 為我們講解其節日文化, 更一步一步帶著我們體驗愛爾蘭踢踏舞🕺🕺。 透過老師的介紹才曉得, 最傳統的愛爾蘭Sean nos 香儂踢踏舞僅穿著普通的鞋子👞, 追求的是腳與酒吧木地板所製造出的聲音, 踢哩扣囉的節奏讓所有人都一同渲染了好心情, 也是最單純的跳舞與飲酒的愉快🎼。 這次的課堂上, 也看見許多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跟著音樂一起踩踏👣, 即便不是最標準的步伐, 但歡樂氣氛一點都不少呢! 大家有沒有感覺自己置身在遊行隊伍裡頭呢😊?
A8靈感生活【螞蟻王國生態揭密】

A8靈感生活【螞蟻王國生態揭密】

2022.03.06
對螞蟻的地下王國, 大家往往都覺得很神秘。 上週日下午, 我們請到「螞蟻的家生態館」侯修煒老師 帶我們一同去螞蟻大世界探險! 這天老師帶著幾個生態箱閃亮登場, 讓在場的大家都好奇不已, 一有機會就圍到生態箱前觀察螞蟻的狀態。 從螞蟻的身體結構、種類、 到生活習慣、工作中的分類等, 老師都講解的深入淺出,讓大家都聽得非常入迷~ 進而更加了解在我們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的小螞蟻。今天老師也分享到他很小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研究螞蟻, 能始終如一的堅持自己喜歡的事物真的很幸福!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們,是不是也找到了畢生的熱情所在呢?
A8靈感生活【街仔路上的採集探險】

A8靈感生活【街仔路上的採集探險】

2022.02.19
生活中充滿著我們習以為常卻一點也不平凡的設計👀, 挖掘街道上的各種創意,就是街仔路採集誌的主旨🌿。 現在的生活越來越發達便利, 缺什麼、需要什麼,樓下便利商店、手機點幾下📱, 就能輕鬆解決生活上的問題。 但留心注意、深入了解🔍, 會看見人們為解決需求而發想出來, 那獨一無二的「作品」🌱, 例如:菜市場的有色燈罩、羽毛球花盆等…。 而上週 @慢慢說 的上萱老師所分享的街仔路採集誌📕, 除了蒐集大家的生活智慧外, 也採集到許多有趣的生命故事。 藉由這些生活中的藝術家, 刺激大家打開觀察的雷達, 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✨。
A8靈感生活	【翻轉線條-銅戒DIY】

A8靈感生活 【翻轉線條-銅戒DIY】

2022.02.12
 這天,我們請到姵飾 Pei's art jewelry的姵君老師教大家用紅銅線製作造型戒指💍 老師教了許多種手法, 供大家選擇、組合。 以槌子敲打塑型、製造出水波紋般的質感; 或用鉗子扭轉、彎折......等。 上課時大家圍成一圈敲敲打打🔨 真的是很可愛的場景呢😆!最後的重頭戲就是通過酸洗及拋光機, 讓戒指變得閃閃發亮✨ 當老師拿出最後的成品給大家看時, 所有人無不驚呼:這真的太神奇了!
A8靈感生活【虎虎生風窗花球提燈】

A8靈感生活【虎虎生風窗花球提燈】

2022.01.23
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虎年, A8藝文中心要來教大家製作應景的紙藝提燈, 希望「虎虎生風窗花球提燈🐯」 可以為所有人帶來一年的好運氣! 這次的提燈窗花圖案花紋分別是作為方向指引的北極星⭐, 以及象徵財富的銅錢紋, 是不是充滿過年的氣息呢🧨! 紙雕是一門極需細心與耐心的藝術🧐, 一張隨處可見的紙張, 借由紙藝師的巧手變幻出不同的花樣, 從窗花球、立體卡片到立體書, 將紙張從平面建構成立體的藝術品。 感謝半隻羊立體書實驗工作室帶來的紙藝體驗, 並贈送他們所設計的立體書《和煦的一天》📖, 有興趣的朋友,歡迎來現場翻閱喔😊! 這裡小編要來個愛的提醒💝! 「翻閱立體書時!從四個角落小心翻閱, 就能避免誤扯書中的精巧設計~」💁, 越小心,漂亮的紙藝才能保存的越久呦!
A8走讀龜山【龜山煙囪的故事】

A8走讀龜山【龜山煙囪的故事】

2022.01.16
今年的第一場講座, 我們邀請到菊芬老師來說故事, 帶我們認識龜山🛤! 《不冒煙的煙囪》是由樂善國小的師生, 一起合作🖌, 畫出大家對龜山煙囪的想像。 也藉由這本繪本, 讓我們發現, 原來這兩座聳立在龜山的大煙囪, 是以前燒製磚頭時🧱, 窯爐上的排煙囪呢! 另外老師也帶了另外兩本繪本, 分別是《煙囪的故事》以及《Home》, 帶我們認識不同的敘事手法, 以及觀察、閱讀圖像的方式👀。 下次閱讀繪本的時候, 大家可以試試今天教的方法, 去探索繪本中的世界喔🌟
A8不簡單小故事體驗【從故事到地球-零浪費的衛生紙套】

A8不簡單小故事體驗【從故事到地球-零浪費的衛生紙套】

2021.12.18
平日所使用的袖珍面紙,在使用完後總是會剩下塑膠袋或下面的厚紙板,但想帶整包衛生紙出門卻又放不進包包裡該怎麼辦呢?
今天米豆工作室教大家所做的自製衛生紙套,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喔!自製衛生紙套🧵不但可以依個人需求用完隨時補充,還可以拿來放口罩,是不是非常方便呢?
除了衛生紙套外,同樣的縫紉方法還可以做成手機套、護照套、枕頭套等。老師以手機套為例,以拼接的方式將小塊的廢布重新組合,✂製成特別的圖面效果。下次家裡如果有不合穿的衣服或布料,👚不妨用上今天所教的縫紉技法,為家中的日常用品添件新衣吧!
A8音樂表演【爵士狂歡派對】

A8音樂表演【爵士狂歡派對】

2021.12.12
今天A8藝文中心被陣陣樂聲環繞了一整天🎺, 即使活動已經結束, 小編的心臟仍隨著腦海中的旋律打著節拍🥁, 對爵士樂表演感到意猶未盡。 在表演期間, 大家一起隨著音樂搖擺、點頭, 有的小朋友還忍不住扭起了屁股呢🕶! 我們總嚮往能做自己最喜歡的工作, 即使有時候現實無法與夢想平衡, 不代表我們就不能追逐夢想🍵。 就像這些自稱是業餘的樂手, 運用假日的閒暇時光, 聚在一起排練、相互配合, 最後合奏出完美旋律。 這些同甘共苦、一起追夢的回憶💪, 令人更珍惜每一次相聚演奏的機會。 小編想, 這應該就是臺北爵士大樂隊都會團令人著迷的原因之一吧💐!
A8不簡單小故事講座【從故事到音樂-那些年的臺灣音樂故事】

A8不簡單小故事講座【從故事到音樂-那些年的臺灣音樂故事】

2021.12.11
 "那是我們都經歷過的飛揚時代✨。" 關於70年代大家都有甚麼樣的記憶呢? 今天,六禾音樂館的店長陳明章老師, 為我們講述了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臺灣音樂故事: 1971年,節目"金曲獎"開播以及「金曲小姐」洪小喬的出現, 吹起了臺灣本土音樂的創作風潮。 許多學生歌手和校園民謠也應運而生, 歌手們穿著牛仔褲拿著吉他便開始自彈自唱, 青澀的歌聲逐漸傳遍大街小巷 ; 有歌手吟唱著對生活的熱愛, 也有人把原本抒發情感的詩製成歌曲。 像是王海玲唱的《忘了我是誰》, 原本是李敖寫給胡茵夢的詩, 因為詞寫得太好便被製成歌曲傳唱至今。 一代音樂人憑著對音樂純粹的熱愛和堅持, 造就了民歌民謠傳唱的黃金時代🌈 也感謝六禾音樂館的老闆為我們講述的那些音樂故事, 小編沒經歷過那個時代深感可惜。 不少民眾在講座結束後特別來跟老師說, 那些歌他們都會唱,但就是不知道名字是甚麼, 今天聽了老師的分享也喚醒了年輕時的記憶, 回想起當年追星聽歌的場景!🥰 小知識: 民謠多為口耳相傳下來的歌曲,作者已不可考。 校園民歌為學生自行創作的歌曲,最初是自彈自唱, 並因學生沒有經過專業的聲樂訓練,歌聲越顯青澀。